枣魂
0
2013-03-08 14:44:24 作者:张舒娜 乔地

161362493228578_change_zq3231_b.jpg

161362493228578_change_zq3233_b.jpg

161362493228593_change_zq3232_b.jpg

    26年前,他肩负众望,千里贩枣,却铩羽而归;

    26年间,他专意红枣,步履维艰,仍负重前行;

    26年后,他铸就了中国红枣领导品牌——好想你。

    从河南到河北,从陕西到新疆,因为他和他的“好想你”,全国枣农及红枣行业从业者达3000万人以上。从千里冰封的北国到椰风蕉韵的南方,从东部沿海到西北边陲,他的2133家“好想你”红枣专卖店,面对当今挑剔的消费者,却稳稳地站在500多座繁华城市的市民家门口。

    他叫石聚彬,是中国上市第一枣——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被世人誉为“中国红枣司令”。石聚彬1961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河南省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河南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这个枣乡人民的儿子既自强不息,又隐忍自制;既从善博爱,又大义担当。这是萦绕在有着8000余年红枣历史文化的炎黄故里大地上绵绵不绝的枣魂!这枣魂,是新郑枣乡儿女世世代代历久弥新的独特精神与气质!

    因为有了这样的枣魂,千百年来土生土长的红枣,竟成为激活带富全国3000余万户枣农的利器!因为有了这样的枣魂,从来都是寂寞生长的红枣,成就了一个“原料买天下,产品卖天下,福音播天下”的庞大的中国红枣产业格局!

    一颗红枣的千山万水情

    2012年10月30日上午,在新疆若羌县瓦石峡镇,50多岁的维族老汉吐迅江拽住到他家里收购红枣的河南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久久不放:“你好!是你‘好想你’把我们的枣产业带起来了,也把我们这些枣农带富了。现在,我把枣树当娃娃养,娃养大了早晚会离开家,可枣树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啊!”

    从10月中旬开始,在风沙迷城的南疆,石聚彬带领150人组成的红枣收购队伍如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辛苦跋涉,从阿克苏到库尔勒,从若羌到喀什,从农一师、农二师到农三师。每到一处,迎接他们的除了移民过去的内地汉族枣农、还有当地维族枣农的张张笑脸。

    11月13日,记者拨通新疆若羌县县委书记郝建明的电话。他说:“由于河南‘好想你’的产业拉动,当地农民的大枣从原来两块多钱一斤,现在每斤卖到30元以上,枣树真正成了我们县枣农的摇钱树、致富树”。郝建明补充说,石聚彬是他们全县人民最尊贵的客人。

    “新疆红枣比内地红枣晚熟一个月。每年的这个季节,董事长都会亲自率领公司的采购队伍,千里迢迢赶赴南疆。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一个月下来奔波两万公里,每天平均行走300—400公里,基本完成了企业全年的收购任务。”石聚彬的秘书屈忠禹很感慨:“每次到新疆都很不适应,气候干冷,温差大,董事长脸色发白、嘴唇干裂,再加上劳累,时常会突然流鼻血。”屈忠禹说他想起这些,就想掉泪。

    不苟言笑是石聚彬的最大特征。在2012年11月17日傍晚,刚从新疆回来的石聚彬,脸黑了人瘦了,谈起新疆之行,仍激动不已:“新疆大枣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枣的品质明显的好,大灰枣价格上涨了30%,骏枣上涨了50%”。采访中,始终没觉得鲜枣涨价意味着增加他的企业成本,倒是看他满脸笑意。他说咋会不高兴啊:一是收购价涨了,当地枣农收入增加了;二是由于管理、技术提高等原因,大枣品质愈来愈好,这才是企业和消费者的幸事。

    石聚彬介绍,“好想你”已经开辟河南新郑、河北沧州、新疆若羌、新疆阿克苏四个生产基地,仅新疆就有新郑10万大军在大面积的红枣种植基地或种植或技术指导或做管理。“好想你”企业激活了全中国枣农的种植热情,实现了原料“买”天下,产品卖天下,把福音广播天下的红枣产业大格局。

    在2013年2月16日举行的公司总结大会上,石聚彬表示,今年将以专卖店和商超为主,电商、流通、出口稳健发展,实现11.8亿元的销售目标,用10年时间打造百亿企业。

    掐指细数:第一家拥有双“中国驰名商标”的红枣龙头企业、第一个世界红枣研发中心、第一家拥有8个有机食品的红枣龙头企业……50多个国家和行业第一,花团锦簇。也没有人不相信“好想你”就是一架制造行业第一的机器。

    运作上市,便是史上最“红”IPO;搞科学育种,便搭载“神八”直刺苍穹……

    在2012年11月19日,由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中国国际红枣综合产业园项目,在新郑市完成签约。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重点建设“一区、两心、三园、四组团”,即一个年交易100万吨红枣及枣制品的交易市场,国家级红枣技术研发中心、木本粮博览中心,一个枣博园、一个万果园和一个植物园,商贸物流组团、生产加工组团、生态旅游组团和新型社区组团。

    石聚彬还要搞多少惊世传奇,人们不得而知。但很多人深信:石聚彬身上一定有着一种独特的性格,在抒写和延续这种传奇。当性格在人世跌宕中具备了稳定性,它便在冥冥中铸成了灵魂。

    砑枣树

    2012年7月27日正午,高温34摄氏度。在距石聚彬的老家小石村不远的新郑市孟庄镇“好想你”木本粮生态园。2000多亩的枣园一眼望不到边,绿色映着的烈日,青得逼人眼。脚下是松软的沙路,寂静辽远的上空知了声此起彼伏。青枣挂得满枝满树,枣树下套种着整齐如毯的花生,眼前是完美的立体农业:“地上摇钱树,地下聚宝盆”。

    “再过一个月,园子里的枣就全红了”,年轻的马永强是附近寺西王村的村民,他指着旁边的一颗老枣树说:“这棵枣树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就咱这园子里的随便一棵枣树,都有几百年历史。”

    穿行在新郑孟庄镇的“好想你”木本粮生态园里,轻轻抚摸枣树干,竟有一种让人动容的粗糙与坚实。每棵树干留着刀砍斧凿的斑斑印记、辄辄坎坎,在夏日的酷热中,沧桑、遒劲,透着倔强。

    口张村村民赵国安,用他地道的新郑话向记者讲述了枣农最隆重的砑枣情节。在枣树的盛花期,也就是每年的5月份到夏至前夕,这段时间,村民们需要用斧子在枣树的腰间砍磕出不深不浅的刀印子,每一棵树上至少要砍下100多斧子,砍上好几圈。一季一颗枣树砑4遍,一个人一天能砑出七八十棵枣树,在砑枣的季节,这个有18000颗枣树的园子里,咔咔声昼夜不绝。

    “砑枣树,得狠,得准”,赵国安说。

    原来,砑枣树是因为夏季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枣树养分过盛,水分往上走,光长叶子和树干,反而不结果实。如果给他们来点挫折,就会长出香甜的果实。千百年的砑枣。我看到这里的老枣树大都形如大肚弥勒,头顶累累硕果。

    在枣乡的土地上,枣树一次次、一年年地砑过,又一次次、一年年愈合,脱胎换骨。枣乡人的骨子里,深深地种下了力挫弥坚的宿命。

    枣乡百姓的眼里,他们的儿子石聚彬让红枣成为惊世传奇应该是必然。

    眼前的“好想你”木本粮生态园由寺西王村、口张村、寺后张村3个村子的土地流转而成。附近村民们祖上几辈人都种枣,村上每家每户都与枣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辛酸过往。但自从石聚彬创建好想你枣业公司以后,这里枣农的收入跟着翻了几番。赵国安说:“做梦也想不到今天一颗枣能折腾出恁大动静!”

    据考古证明,新郑红枣已有8000余年历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的人们种植红枣的历史和新郑这座名城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多少年来,红枣始终和种枣的人一样,在自然状态中生息繁衍。

    跌宕,是石聚彬小时候回避不了的情势。自然灾害之年,青黄不接之际,在新郑那片沙土地上,“一个红薯一个馍,离了红枣没法活”,是石聚彬小时候靠红枣维持生计的生活素描。

    石聚彬14岁那年,妈妈生了场病,闻讯而来的乡亲们这家凑一块钱,那家凑两块钱,有的拿来十个八个鸡蛋,堆到一块儿凑起了45元的手术费……这一天,成为他一生的定格:他忘不了贫困,他忘不了家乡的百姓。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新郑市孟庄镇小石庄唯一的高中毕业生,刚满20岁的石聚彬当上了村长。村子的老人们回忆说:当时这位年轻气盛的村长冲着全村的男女老少发誓,一定要把红枣推出新郑,推出河南,走向全国!

    1987年秋季的一个清晨,石聚彬在习习的凉风中装满一大卡车鲜枣,千里迢迢赶赴深圳。可始料未及,货车在路上走了三、四天,经过八、九月降雨频繁的几个南方城市,几吨红枣还没摆上摊位就全部烂掉。

    想起起誓时,村民质疑的眼神,石聚彬心里一个哆嗦。当那天折回老家小石庄的村口时,天已傍晚,倦鸟归巢,他却趁天黑透之后才悄悄回到家。

    第二天清晨,石聚彬早早来到村外枣园,沮丧闲逛中想找出一个好办法。突然虬结的枣树干映入他的眼帘,那是枣树砑过的痕迹。

    要想结出好果子,需经刀砍斧凿,村里百年老树点醒了这个枣树下长大的孩子!石聚彬辞掉村长职务,背着5万元债务,憋足劲要远走他乡:踏向他乡的路无论再苦再累,村民的血汗钱一定要还上。

    一别就是五年,漂泊在外,石聚彬的心一直被家乡牵扯着,他说他做的梦不管是什么,最终都结束于家乡的村子和村外的枣树林。

    小石庄的村民同中国千千万万农民一样,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不同的是村外到处是枣树,可守着枣树就是穷。孟庄镇寺西王村今年50来岁王副昌说,他清晰得记得那些年吃够了卖枣的苦。30年前高中毕业,一到秋天,家乡的鸡心枣成熟季节,鲜枣堆积成山。可卖不出去啊,即使卖出去一部分,总也买不上好价钱。他曾拉着车沿着市县吆喝,最远坐大车一路叫卖到长沙。“苦吃的不少,钱没赚几个。经常住一晚上的旅店,卖枣钱就花没了。”在枣乡新郑,像王副昌同样的心酸故事太多了。

    石聚彬决定回乡!

    在小石村村口碰到的老人讲,石聚彬打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曾在尘土飞扬的村道上,一身汗半身泥,变着花样骑自行车,倒着骑,站到车上正着骑,下来让自行车自己往前跑,拾个东西再撵上,骑上去,玩的不亦乐乎。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石聚彬史无前例地推出无核大枣,明证了长大后的石聚彬并没有被挫折磨去这种灵气。

    石聚彬记忆犹存,1994年春季广交会上,新郑“去核鸡心枣”以每吨2.6万元的价格遭到哄抢,并迅速走红深圳、珠海等南方市场。随后,新加坡等国际市场亦应声而开。

    但是,石聚彬无核枣的这次远行,并没有带来公司长久的红火。许多生产商一拥而上,抢占这个科技含量不高的无核红枣市场,最后售价急速下降。许多企业在遇到这样的瓶颈时多是轰然倒下,一蹶不振。

    石聚彬又忆起了父辈们砑枣树。循序渐进的砑枣折射着大自然的法则:通向成功的路上走得越远,所承受的磨难自然就越多。石聚彬一下子释然了。

    从混乱的竞争泥潭里抽身而出,一个个创意让石聚彬的逃遁飘然中透着淡定与潇洒,带着后来命名的“好想你”红枣逆风飞扬。新潮“好想你”“口香糖”一推出,就随着著名歌手周冰倩的《好想你》歌曲一同蜚声全国,“东方咖啡”的红枣粉也旋即成为人们的杯中新贵。

    至此,“好想你”便占尽了地利人和,一直领先。“因为真正的企业灵魂是模仿不来的,创新、求变是红枣智慧的根。”这位红枣司令说,任你模仿的枝繁叶茂,深层的根是模仿不到的。一发而不可收,紧接着,“新郑大枣、郑州特产”也悄然升格为“中国红枣,河南特产”。

    今天,一颗红枣,不仅让石聚彬脱离了贫苦,并做成了引领中国的大产业;一颗红枣,不仅带富了家乡父老,还组建起了一个全国乃至世界级的红枣帝国。“好想你”品牌,成为中国红枣的代名词。石聚彬说,想到这些让他略感欣慰。

    “有很多机会,我可以走出枣乡,走出这个行业,可我的双脚挪不动,我离不开红枣,这是我的根儿。”石聚彬强调时饱含深情。

    一个拥有理想的人,定会目标笃定,虽风霜雨雪,却在所不辞;一个拥有信仰的人,定会为事业全力以赴,虽殚精竭虑,却至死不渝。红枣,是石聚彬的信仰,是石聚彬的生命。

    8800份虔诚

    在枣乡新郑,百年枣树随处可见,七八百年的古枣树也不稀罕,穿越久远的历史仍年年栉风沐雨地开花结果。枣文化,成为这方热土的宝贵资源。

    “好想你”新郑厂区,工匠进行着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枣树木质坚硬,适宜雕刻。自然死或因重大工程砍伐的枣树,在这里被雕刻成栩栩如生的罗汉、弥勒造像。从2000年开始,一尊又一尊地寻觅与雕琢,10000尊的计划,石聚彬已累积十余年之功。今天有了好想你枣业有限公司院内的“万佛苑”。

    不久前,第8800尊枣佛归位“万佛苑”。

    “万佛苑”,这是好想你枣业有限公司院内一处独特的景观。2012年10月8日,记者看到,大门两旁,“你行善我行善大家都行善,你信佛我信佛大家都信佛”,一副对联质朴直白却又禅意高远,门楣上,“枣乡善缘”的横批透着朴素的虔诚。

    入“万佛苑”内,灯光下,8800尊佛像姿态万千,高低错落陈列两旁,气势恢宏,蔚为壮观。12年的时间,石聚彬不辞劳苦,不惧繁琐,一棵棵费钱费力或收集或抢救回来。

    当一尊尊佛雕不断请入,外界人们心头的疑惑也与日俱增。在一个与佛教文化产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里,修建“万佛苑”,这个中国红枣司令到底想干啥?

    “在家乡,在家乡以外的土地上,很多枣树因开发、修路砍伐,还有一部分自然死亡的枣树,有几百年历史、甚至宋元时期留下的,这些枣树,生前花供蜜,果供食,枝干当柴烧做木料,辛劳一生,奉献所有,真不忍它们的生命随之熄灭,延续生命。”石聚彬这样解释。

    在浏览石聚彬微博时发现有这样的句子:“枣树,在贫瘠的沙土地上,一坚守就是几百年,其生命顽强、坚韧、忘我,每一颗,都是我心灵中的丰碑。”

    “枣,有佛性”,当有人赞其为佛商的时候,石聚彬以不敢掠美,归誉于枣。一是有慈悲心,二是有虔诚心,三是有修行心,这是佛商的特性,也是对石聚彬以红枣为媒介修行的轨迹,更是他煞费苦心建“万佛苑”的良苦用心。

    企管部员工王凌燕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捐助活动尚未发起时,石聚彬就打算,不管员工捐多少,剩下的由公司补够10万元。正在外出差的石聚彬却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员工捐款已增至8万元!最后,公司补够20万元悉数捐赠。

    随着网络传奇人物胡戈、李春啸的网络短剧《好想你,想疯了》播出,“你创业,我出钱,赔了,算我的”,“好想你”免费扶贫创业计划在网上掀起热浪。

    “面对弱者或有困难的人,石总善良得像‘农夫’。”员工罗倩说。或许,红枣行业本就是个有着佛性的事业。

    企划部总监宋友胜说:“老板工作一直是进行时,他不抽烟、酒也很少喝,更没时间玩乐,心中只有员工、有客户、有枣农,唯独没有他自己。员工都心疼他。”或许,石聚彬正是在用这种事业修炼自己的佛性。

    从“万佛苑”中8800尊佛身上,读到的是石聚彬8800份虔诚而宽厚的心。

    良心工程

    2012年11月,河南省政府授予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2012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荣誉称号。同样是不久前,全省消费品工业工作会议上,“好想你”枣产品入选首批10家河南特产食品名单。

    销售三部经理张永明说,获得这些荣誉,他们一点都不觉惊讶,因为,一直以来,石聚彬都在用红枣产品的质量来衡量自己生命的质量,“良心工程,道德产业”在好想你企业每个员工心中都深深扎根。

    “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一句话道尽豁达的石聚彬在对待企业产品安全上的小心翼翼。

    “车间是第一营销现场,工人是第一营销人员”石聚彬底气很足:“为了确保产品的天然、健康、安全,我们从枣苗的培育开始,到施肥、修剪、成长、采摘,之后的贮藏、生产、储运、销售每环节,都进行了科学管理。”

    在“好想你”集团的产业区,跟随精品部门部长杨晶晶,进入到八号车间。车间面积大约1100平方米。通道狭长通透、干净无味、隔着敞亮的玻璃,能清晰的看见里面流水线上作业地工人在操作机器。地面上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噪音。

    杨晶晶说:“这里车间的空气净化,是采用的十万级的净化标准。每一粒枣子都要经过5次清洗和4次挑选。4次挑选分为两次机选和两次人选,机选出的果子,是为了挑出那些果形不一致的,而人选是为了选出那些外观、口感不一致的枣子。这还没完,还得经过高温臭氧杀菌,这臭氧杀菌,易于挥发,对食品无害。经过16道生产工序后,最后剩下的枣子才是品相好、口感上乘的优质大枣。”

    据员工介绍,“好想你”的任何一个产品,都经历了六道关:原料关、储运关、生产关、质检关、销售关、研发关。一名参观者诙谐说道,一个不合格的产品要想溜入市场,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没那么容易,可一点不比世界小姐的选美比赛差一分一毫。

    2012年5月18日,石聚彬邀约百名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消费者走进公司,参观“好想你”企业现代化的生产线,了解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车间成了第一营销现场、生产人员成了第一营销人员,随后拉开了生产流程对外开放,随时接受消费者监督的帷幕。

    在公司大院最后面,石聚彬为一批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建立的“敬老院”——黄帝贡枣苑;在公司大院内的中华枣文化博物馆里,他把全世界706种枣品种集聚起来,每年参观者足足十几万人,而今年达20余万。

    为了红枣行业的规范,石聚彬主持起草了《免洗红枣》国家标准,于2009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专家审定,成为唯一一个引领红枣行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性标准,《枣片》的国家标准也在起草中。

    为了股民的收益,2011年“好想你”成功上市十天后,他的个人资产陡增1.68亿元,石聚彬却感受最多的是一种压力:“我们募集到的资金,不仅是股民的钱,更是股民对你的一种信任”。

    为了行业的前景,2011年11月5日,“好想你”把红枣树苗新郑灰枣、鸡心枣、辣椒枣3个品种通过神州八号飞船搭载到太空,开创了中国枣树航天育种的先河。

    为枣而生

    历史上,红枣曾作为铁杆庄稼领风骚以千年计,特别是适逢饥荒的年月。明初还曾因枣树推广不力而惩戒地方官员,使得红枣一时间蜚声大河南北。

    2007年12月,温家宝总理严厉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务必要“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这两条政策,前者像路基,不可擅越,后者像铁轨,明确了方向,两者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限定了前行路途,那就是在不牺牲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

    实际上,早在中央还尚未明确时,石聚彬已付诸行动。2007年8月,石聚彬率先提出“发展木本粮,使其走向一日三餐”的概念。同年11月,石聚彬倡导召开了“首届木本粮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比得出,草本粮为粮食中的平民百姓,而木本粮则为粮食生产中的栋梁之才。

    据《战国策》记载,苏秦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两千多年前,枣已被作为重要的木本粮食,铁杆庄稼。石聚彬一马当先,由原来单品类的红枣产品,拓展到以红枣为主的药食同源,以木本粮为主的健康营养产品,研究草本粮的替代品木本粮产品,决议要在18亿亩耕地红线外,为我国粮食安全增添一层保障。

    “‘好想你’引领了木本粮的发展,正是增加农业附加值、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石聚彬深深为开辟的红枣行业而自豪。“每天工作紧张而忙碌,每每想到好想你开辟了健康吃枣的时代,我们在做一件开天辟地的事业。我们在做一项让沙漠变绿洲的公益事业,在做一项扶贫枣农的慈善事业,我们从事的不仅仅是红枣事业,更倡导一种健康膳食的文化理念,心情豁然开朗,充满激情。”石聚彬也为从事的产业津津乐道。

    过去的十年间,“好想你”年销售额为2亿多元,到如今的8亿元,增幅为400%;同样是十年间,全国红枣种植面积从1500多万亩到如今的3500万亩,十年增长2倍有余。

    由“好想你”在新郑主导建设的中国国际红枣综合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每年红枣交易量可达100万吨,红枣制品可达30万吨,同时带动就业约2万人和实现区域内枣农收入增加。

    石聚彬笑谈:“我与红枣是两位一体”。“我的愿望:让中国的枣农富起来,让中国的沙漠绿起来,让中国国民健康起来。”这个为枣而生的人强调:“一个企业,赚钱绝不是唯一目标,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把高质量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才是目的”。

    细碎的叶,遒劲的干,婆娑的枝,枣树由灵动而充斥了灵性,是这个中国红枣史上注定绕不开的枣乡人为它注入了灵魂。

    质朴、坚韧、智慧、奉献和感恩……“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红枣精魂又一次为石聚彬内心的大格局应时而动,一片更广阔的境地延展而来。

  • 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