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枣林
0
2010-08-31 09:41:02 作者:闻香流连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诗人苏轼932年前穿过徐州枣林的行吟,带着千年的枣花清香,浸润着我的思绪。我总想他应该在定州的时候写这首诗,毕竟行唐离定州近些,而且这里枣树更多。不过不管在哪里写,诗人在枣林穿行的感觉与今天的我们依然比较接近。因为枣树的葱茏,将原本贫瘠的故乡山峦,描摹得生机勃勃。穿过枣林的人们,正体味着因红枣而生成的情愫,几千年来因红枣而绵延的思绪,就在枣乡的历史中穿行。


                 (一)

    当你站在行唐山乡的千年神树下,白发苍苍的枣农,神色朦胧地讲述自己爷爷的爷爷在这老树下的故事,或者远道而来的游人会慨叹这枣树的高龄。可是,当这依然苍翠的枣树在山风的吹拂下,飒飒作响,静静的山峦中,不知回想着怎样的沧桑故事。
    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百年的记忆已经难得;枣树的历史是久远的,它在深邃而遥远的岁月雾霭中,吸引着你不停的探寻。
枣树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它的原产地就在中国。在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枣树和枣核的化石,把红枣的种植历史推到了遥远的7000年以前。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的广大区域中,氤氲着新石器时代的古老种植文明。
    家乡的民间是将隐士许由作为传授推广枣树种植的贤人来信奉的,还有女英这位枣神娘娘。关于他们的故事来自尧舜时那遥远的传说。我们无法去确认什么人和什么事,但是我们有古老的枣树和传承悠久的种植技术,它所繁衍的,并不仅仅是70万亩枣林和金秋时节遍野玛瑙般的枣海,它似乎还有更多的内涵在孕育和生长。
  我们古代的先人们,让枣乡的后人传承了枣树的繁衍技术和管理增产的方法。或者在秦汉时我们的先人们就知道在正月里用斧头反复错落锤击枣树,名曰“嫁枣”。他们知道,“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而且如何疏花,怎样的成色收获,怎样晾晒,枣脯、枣油的加工方法,在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即有专门篇幅记载。这部在世界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系统总结了秦汉以来的农业技术成就,也把红枣种植的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在文字总结记载种植技术的过程中,枣农们用另外一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形象地发展和推广着高产种植管理的方式。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老两口没儿没女,可对院里的一棵枣树却是精心管护,谁想枣树长得又粗又壮,就是只开花不结果。无论老两口儿怎样施肥浇水,枣树依然如故。老两口气不过,就到枣神庙去告状。枣神娘娘告诉老两口:“晚上派人去打它100棍给你们出气。”
    到晚上,老两口听到院里噼噼啪啪响了一阵子。天明起来看时,见枣树周围有明显的棍棒痕迹。等到来年枣花谢后,树上却挂满了红红的大枣,甘甜酥脆,可把老两口高兴坏了。
    老两口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弄清缘由后都十分稀奇,有人就说:“八成是枣神娘娘教给我们枣树多挂果的法子,我们也试试看。”按这个法子一试,来年大家的枣树都挂满了果,又大又好。后来,人们又学会用菜刀去割。因为枣树皮是灰褐色的,就像过去武士穿的铠甲,所以以后就管这种做法叫“开甲”。
    每当穿过枣乡那枝桠交错的枣林时,看着枣树根部以上开甲的疤痕,像穿过枣乡、枣树、枣农林林总总的故事,感受到来自中国传统枣树种植中的科学与人文气息。
    侨史记载公元1世纪西汉时期中国有确切的“住番”商人,红枣也辗转车船经叙利亚传至地中海沿岸和西欧,9世纪传入日本,19世纪由欧洲传入北美。岁月悠悠,沧桑变幻,唯独红枣树的种植却由于习惯和红枣生长适宜纬度的限制,至今世界枣产量的98%依然在中国。其实红枣应当是真正的“中国红”。
    我又想到了黄河平原上的那一枚枣核化石,或者它在向行唐箕山上的许由石像述说什么,或者是在向河南登封的箕山证明着什么,也许是在提醒着国人感悟什么,无论怎样,当你穿过行唐枣林乃至河北枣林、山西枣林、河南枣林、陕西枣林、新疆枣林等等,从中体味到什么共性的感觉的时候,可能距离这种暗合就不会远了。

5355ba82t8eedd0949d4c&690.jpg


                  (二)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豳风•七月》呈送给我们3000多年前古人的吟唱,带着枣乡的秋色和特有的枣酒清香。古今的许多专家学者在解释这段文字时,多是把“八月剝枣”与后面的句子分开,认为收获稻谷用以酿制冻醪(春酒),我个人认为他们却忽视了枣乡冬天烧制枣酒的古老历史事实。枣和稻,都可以用来酿酒,而且真的能够达到长寿(眉寿)的目的。不信就去山区问问爱喝枣酒的老农,笃信是一个肯定的回答。
    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不乏枣树和红枣的知己,为枣树和红枣写诗作赋的大有人在,而且各有千秋。前秦赵整就站在枣园旁慨叹:“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荫;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可谓以树比人,活灵活现枣树和枣乡人的品格。汉代无名氏的“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直言赞美,毫不扭捏,仿佛这位须发飘飘的壮年汉子就站在我故乡的山崖边望日而歌。唐代诗人刘长卿只一句“待过大山过小山,房上地下一片红。”就将枣乡打枣季节的抢眼风景写到了极致。而诗圣杜甫 “庭前八月枣梨黄,一日上树能千回。”则把诗人童年时的情景心态描摹的如在眼前。“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如不是写白发三千丈的主,怕还真写不来这么具有想象力的大枣。辛弃疾、王安石等都有专门写枣之诗。至于诗句中有“赤枣黄梨”和“桑枣”、“枣栗”描述的,就难以胜数了。但是应当一提的是晋代傅玄的《枣赋》,将枣树称为“蓬莱之嘉树”,说它“北阴塞门,南临三江;或布燕赵,或广河东。既乃繁枝四合,丰茂蓊郁,斐斐素华,离离朱实”。说它的果实“脆若凌雪,甘如含蜜。脆者宜新,当夏之珍;坚者宜干,荐羞天人。”“全生益气,服之如神。”当真是赞誉有加,情有独钟!尽管陈后主陈叔宝和南朝梁简文帝萧刚都成《枣赋》,但文不若此。
    如果推选最佳枣树代言人的话,我个人认为非白居易莫属。原因有三:其一,枣乡人:祖籍山西,曾祖迁陕西,祖父迁河南,终为枣乡人。其二,爱枣情深:诗文枣香浓郁,红枣情结明显。其三:知名度高:诗王之名非同小可。且看他写的枣和枣树:“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东风不择木,吹照长未已。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在他眼中,枣树就宛若一位朴实而勤劳的农家女,布衣粗面,不与人争,不求怜悦,却值得信赖和依靠。
    枣树和红枣何以让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如此动情而歌,千百年的反复吟咏,是否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这茫茫枣林中是仅仅回荡着文人墨客的即兴吟咏,还是越来越清晰的折射出岁月之刃的刀痕?
 

           (三)

    还记得小时候秋天坐在院子里听爷爷讲枣乡的故事的情景,内容已经淡了,只记得萤火虫忽远忽近所带来的神话意境。打仗、官府、老百姓与枣树之间的故事有些复杂。
    枣树和枣果,不仅屡屡出现在古诗文当中,而且于政策史籍中也非凤毛麟角。《吕氏春秋》、《韩非子》、《战国策》中君臣议政论策中均有文字提到枣。
    苏秦游说燕文侯时说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 《韩非子》中提到秦国饥荒,有人建议发放枣栗等以度饥荒。从文献记载来看,很早以前国家和地方的官员已经认识到枣作为“铁杆庄稼”的重要性。所以在古代的策论或者奏折中见到“枣栗”或“桑枣”等字样也不必奇怪,甚至连皇帝的圣旨中专门提到也不要感到惊讶。
    据《魏书·食货志》载北魏孝文帝太和9年下诏均田:男人每人给二十亩地,要求种植桑五十棵,枣五棵,榆三棵。不适合种桑的土地,再加一亩种植榆树、枣树。“限三年种毕,不毕,夺其不毕之地。”可谓非常重视林业生产,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当是一个农业林业都得到发展的时期。
    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曾颁发榜文:“……发展枣、柿,丰年可以卖钱,歉年可当粮,由官吏督办,违背者治罪”。俨然有一种掐着指头为农民算账的劲头。以朱元璋执政时的个性看,事必躬亲,连内阁都不设的皇帝,倒真可能想着他征战过的地方百姓的生活,掐着指头让司礼监把事情记下来颁布全国。
    当每个朝代政策发生变动时,我相信我们的先人们一定也能感同身受。战乱或者安宁,都反映在他们对枣树的实体繁育和精神繁育上。平和安宁的时候,枣树种植面积会加大;战乱频仍的时候,颠沛流离的过程中以精神演绎的形式来繁衍枣树。这时,可能更接近于红枣的文化繁衍。
    在我们这个地方,不就是有春秋乐羊将军带兵饥渴难耐,摘红枣以解饥渴,请封“神树”的传说么?
    所以在读到相关文字时,难免产生一些联想,我们所不经意间瞥过的一株古树,或者曾经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国家意愿和百姓利益,那古树,也就阅历了数不清的官员和百姓的面孔,见多了喜怒哀乐和生死离别。它能够传达给我们的,不是它的粗壮茂盛或者干裂枯衰,而是渗透在年轮中的一圈圈记忆,解读它们,应当让我们更加了解枣树,了解枣乡。

5355ba82t74b161fbf4bd&690.jpg

                (四)

    我的心念中始终有这样一个想象的画面:石砌的农家院落,厦架下面的白墙上挂满了菱形或圆形的枣拍子。院中和房顶上是成堆红枣,老人和孩子在这一片红彤彤的暖色中开心地笑着。我想,这一定是摄影师或画家会拼命扎堆的地方。可惜始终没有见到。但是一个周末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一幅画,俨然是我一直追寻的场景,我感谢陕西画家与我相同的追求,也为我们的失落而遗憾。
    人们为什么会用麻秸或高粱篾把红枣穿成一排排红枣的紧密造型呢?据说很早以前,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枣乡姑娘与一个外地小伙子相恋多年,对方父母嫌弃山区姑娘,可小伙子认准了姑娘心灵手巧。于是小伙子父母提出了两个苛刻条件来难为姑娘,做到以后才同意他俩成亲。一是姑娘家的枣树天天挂枣,而且结枣要比葡萄多;二是不驮不装也不载,扁担挑上斗枣来。小伙子愁眉苦脸的跟姑娘一说,姑娘笑了。第二天,姑娘家树上挂满了枣拍子,比葡萄稠多了。一根扁担两头穿起一溜枣拍子,轻轻松松送了过去。小伙子父母一看姑娘确实聪明,高高兴兴地给他们成了亲。后来山区的姑娘们就经常做一些枣拍子挂起来,既做装饰又不容易受潮。
    其实红枣在周以前就被作为珍果,红枣做为亲朋间的馈赠礼品,也不单是一种佳肴食品,其寓意远远超过其本身。《国语·鲁语上》载:“夫妇执不过枣栗,以告虔也。”枣,取早起;栗,取礼敬。《礼仪·士婚礼》载:“质明,赞见舅姑……妇执枣栗,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意为古代妇女清晨起身见长辈,时常献枣栗果品,早起虔敬。至今我们许多地方的民俗中依然有结婚大礼用枣和栗子的。清代纪晓岚把红枣的用途做了更详细的解释:“八月剝枣时,檐瓦晒红皱。持此奉嘉宾,为物若不厚。岂知备贽谒,兼可登笾豆。桂子不可食,馨香徒满袖”。意思是说红枣奉给嘉宾好像不太贵重,哪里知道它是拜谒的礼品,而且是可以在大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用的。剩下意思就是,别小看它,一般人还不能给。是不是觉得很牛?
    当然了,红枣除了礼仪用品的功能之外,食用是它的本质。而且它自身的药用价值已经被世人所共知。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民间偏方验方也不少见。“五谷加红枣,赛过灵芝草”,“一天一把枣,养颜又防老”,这些民间俗语也在生动描述着红枣的食用和药用功效。
    枣乡枣树对人们的贡献不仅仅是果实,它的浑身都是宝。枣木材质的细密耐用,被选做雕刻的好原料。因为过去印刷雕版都是用梨木或枣木,所以印刷界还沿用一个成语来说滥出一些没有价值的书,这个成语叫“灾梨祸枣”。我想我的这番掉书袋的话怕也有灾梨祸枣之嫌了。
    不管怎样,作为枣乡的一个后人,我们情愿为她做些什么,哪怕浅陋乖张,只要远远地看到枣林中先贤们的背影,就心摹手追,向着岁月枣林的深处继续走呗!

  • 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