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
0
2010-12-03 10:09:05 作者:陈振坤

    我是行唐县东正村的,生日比较大,一九五七年正月初六生,属鸡的。五十年来,在我的同龄人中,我只遇到过一个比我大的,他是南城寨村的,姓侯,正月初三生人,比我大三天。一九六〇年(三年困难时期)挨饿的事情,我记得三两件,问过其他同龄人,都说不记得,没印象。
    我印象最深的两件事是:一九六〇年吃食堂,每个生产队建一个食堂,各家各户都不让在家生火做饭,一律到集体食堂排队打饭。顿顿是稀汤薄水,饿的人肚子咕咕叫。妇女们都安排到食堂做饭。还不到开饭时间,三五岁的小孩子就去找娘蹭吃的了。记得有一次煮了一大锅萝卜干,刚捞出来往院里铺的炕席上一晾,小孩们就一窝蜂的围上来,拨拉着找红薯干吃,吃到一个山药宝盖,那个甜劲儿、面劲儿,简直无法形容,不亚于现在吃到的最高级的点心。也不知什么原因,家家都没吃的,常有村干部挨家挨户搜东西,连鸡窝、猪窝都要翻遍,搜出能吃的东西就一律没收。人们饿的连树皮草根都给吃光了。后来父亲随人们到正定滹沱河挖蒲草根吃,再后来连棉花壳碗都被揪下来放锅里炒一炒,上碾子压烂蒸成窝窝吃。吃后肠干拉不出屎来,大人孩子都掉“叠肚”(现在叫脱肛)。那年我们村共饿死了上百号人,我爷爷也是在那年被饿死的。
    再后来,妇女们都结伴跟逃荒似的,到山沟里捡枣去了,从我村到两岭口一带不下一百里地,我娘也随人们去过一趟,捡回来半布袋遗落的红枣,好点的直接放嘴里吃,瘦小无肉的放在碾子上轧成面吃。当时感觉红枣的那个甜劲儿,简直能甜倒牙。就是那半袋红枣,让我们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保住了命。
为这救命的红枣,还成就了几桩姻缘,像我们队里中海的姑姑,黑妮的姑姑,对门红琴的大姐等,都是那年嫁到山沟里的。
    缘于红枣,我从小就听说了两岭口、满撒这些山沟里的村名。

  • 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