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与中国文化
0
2011-11-29 09:30:36 作者:赵如彬 薛生民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枣树有着特殊的感情,它备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宋代王安石曾赋诗赞美枣树:“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我国栽培枣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1978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新郑裴李岗、登封硪沟出土的新石器中发现有碳化枣核,这证明早在7000年前,当地劳动人民已开始栽植枣树。在3000年前的《诗经》中,已有“八月剥(打)枣”的记载。从历代文献典籍里,都能看到强调栽培枣树的重要价值和对红枣的特殊感情。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精彩的论述:“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栽植枣树上千株,等于千户侯,在今天仍不失其意义。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取消山泽之禁,给百姓分田,种植桑、枣,并规定植树指标,如果到期没有完成植树任务,就要“夺其不毕之地。”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也论述和介绍了栽植枣树的意义和嫁接技术。到了宋代,宋太祖为鼓励植树,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同时对于规劝百姓植树成绩卓著的官吏,晋升一级。另一方面,又规定:“民伐桑、枣与薪者罪之”,说烧柴绝不能伐桑枣,否则就要定罪。《元史·食货志》记载,元朝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规定“每丁每岁种桑、枣二十株。”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囚于大都时,在囚房门外亲手栽了一株枣树,至今生机盎然,枝枝向南。人们臆想它象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出身,幼年经常挨饿,常以枣、柿充饥。称帝后,不忘果木大恩,于是令天下广植桑、枣、柿……,仅在京都金陵(今南京)的钟山,就种了50余万株。早年,在延安吃过红枣的革命前辈,进城已几十年了,至今提及红枣,还有一种深沉的顾恋感。今天,红枣产业更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重视。从中央到产枣地区,都有红枣研究的专门机构,好些省市的主要领导还深入枣区,建立了“红枣节”,提出红枣富地富民的口号。在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枣农的辛勤劳作下,我国的红枣品种已由过去的几十个,发展到今天的三百多个。其中主要品种有山东乐陵金丝小枣、河北沧州小枣、山西稷山板枣,以及新近培育的梨枣、冬枣等等。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食同源”、“医食相通”的食疗文化传统。在古代,红枣是人们食物的组成部分。枣同桃、李、栗、杏被称为五果,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亚于五谷,常大量存贮备荒,作为粮食代用品。《战国策》中记载苏秦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不作田;枣栗之实,足食于民。”《韩非子》里也记有:“秦饥,应侯谓王日,五苑之枣栗,请发与之。”宋代诗人郭祥正在《咏枣》诗中说,“何当广栽植,欲以慰饥年。”在战乱年代和灾荒岁月,人们亲切地称红枣为“生命果"。明人李时珍意味深长地说:红枣是“丰俭可以济时”的“疾苦枣”。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视枣树为木本农业、铁杆庄稼。在科学发达和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今天,红枣已从过去主要是充饥的食源,一改成为今天的丰富餐桌、调节饮食、保证营养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新的药食文化载体。现在,以枣为原料、馅料的糕点、饮料、月饼及其米、面、杂粮食品不可胜数,它们已成为街头一道绚丽的饮食文化风景线。孙中山认为,“悦目之画、悦耳之音是艺术,而悦口之味为何不是艺术呢?”
    红枣除了食用外,滋补药用价值也很高。红枣能补脾养胃,益气生津,功能诸多,是四大长寿食品之一,被称为“百果之王”、“活维生素丸"。早在汉代,铜镜的背面常有这样的铭文:“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傅玄在《枣赋》中赞誉红枣“全生益气、服之如神”。东晋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三)里更形象地写出红枣的观赏和食用价值,“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又如谚云,“一日三颗枣,七十不显老。”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金匮要略》两书中,在许多治疗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的方剂中选用红枣,有的作主药,有的作辅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红枣的药用价值也有很高的评价,说它滋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症无不宜之。其它许多的古籍中也记述了红枣的神奇功效。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更多更奇的用红枣防病治病的偏方、验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和日本、英国、瑞士的医学界,都发现红枣在防病治病中的新用途。现在红枣的药用功能已延伸到防治肿瘤、冠心病和其它一些重大疑难症。
    在古代,枣木是交通、国防和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唐代白居易在《杏园中枣树》里赞誉枣树无柔柳艳桃妩媚,却朴实坚硬,材堪大用,说“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王安石也以“论材又良木”,对枣树作了高度的评价。枣树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绵延发展中,也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过去刻字印书的木版,多用枣木板制成,被称为“枣本”,为文人珍爱。可那时也有以假乱真者,因此,宋代诗人刘克庄有诗:“枣木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真。”今人施蛰存也说:“书林喜发新财路,梨枣争开小品书。”能工巧匠们还利用枣木纹理细腻、色泽光润的独有特点,雕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文娱器材、儿童玩具、迎娶妆奁,以及日常方方面面的生活用具,美化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福建省建瓯县的一个工艺厂单是生产的枣木碗碟竟达六、七十种,受到国内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的喜爱。红枣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枣树的秉正惠厚,淡泊名利,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文人墨客,无不爱枣咏枣。从《诗经》开始,咏枣的诗文歌赋,代代皆有佳作传世。傅玄、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王安石、苏轼、欧阳修、梅尧臣、曹雪芹、鲁迅、贺敬之等大家,他们以枣人题,或歌咏红枣,或借红枣来抒发个人情志。貌虽不扬、材堪大用的木质;不避贫腴、不畏霜雪的气节;因材制义、赤心鲠直的品格;取之于人甚少、予人甚多的奉献;脆若嚼雪、甘如含蜜的口福;全生益气,服之如神的价值;斐斐素华、离离朱实的怡人景色,以及世风习俗等社会情态,在咏枣的诗文中都有生动形象的反映。
    咏枣,除反映在古代的典籍和士人文化中外,在汉魏乐府古辞、北朝乐府民歌、神话传说,一直到今天的民歌、信天游、革命歌曲、现代故事和古今民俗中,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反映。古代关于枣的神话很多,说什么吃了大枣异枣,竟羽化登仙而去。今天,有关红枣的故事题材更为广泛。单是河北省灵寿县的一位同志,就搜集了以枣树为题材的300多则故事。一曲脍炙人口的《大红枣儿香又甜》,已唱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传唱不衰。
    我们的民族历来视红色为喜庆、庄严和富贵的象征。而大枣既红又“枣”(早),自然成为吉祥的果品。在婚嫁、年节、生辰等吉祥的宴席上,放盘红枣,便会顿生甜情暖意。李木庵诗云:“长生果祝星云寿,红枣汤过鲈脍鲜。”在我国,从官场到民间,从文人雅士到只字不识的百姓,历来将红枣作为相互馈赠、寄托思念和传递友谊的佳品,并互赠诗文,“一颗红枣一颗心”啊。在每年收枣季节,枣区的姑娘们在灯下,利用芦苇将精选出来的大枣串联成大小各异的工艺品,悬挂在房前屋后,既炫耀丰收,又供人欣赏,也是走亲串友的最佳礼品。
    我国人民还喜欢以红枣命名各种物名。单是收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里以枣取名的地名就有几十处,如山东枣庄市、河北枣强县、湖北枣阳市、山西枣护城、河南棘阳县和陕西延安枣园等等。而以枣落名的一般村镇,差不多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几乎在每一个地名的背后,又都有一段感人的历史传说。而更多的则是以枣命名的人名、斋名、店名、路名、桥名,几乎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至于以红枣作为一种定格的色调,早已得到人们的公认。
    有人说,松、竹、梅是雅文化;那么,红枣当是雅俗共赏的文化了。

  • 美文推荐